冯骥才:天津是生我养我的土地 作家和百姓贴心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来源: 天津北方网 作者:刘达 编辑:刘达 2017-12-04 08:24:00

内容提要: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签售会、在近2000本新老作品上一一签名,冯骥才说:这签字就像是马拉松长跑,顶过了中间的疲劳期就不觉累了。感谢读者厚爱。为来到现场的最后一位读者签完字再与大家拱手道别,是我的一个坚持……
“才迷”送蛋糕庆祝冯骥才文学作品发表40周年

  天津北方网讯:12月3日下午,“作家大冯又回来了——冯骥才先生新书签售暨文学作品四十年(1977-2017)版本展",在天津水上公园水香洲书院举行。活动开始前,读者就已经排起长队,待冯先生到场后又簇拥着“大冯”参观了整个展览。有远道而来的读者为冯先生献上哈达、有天津读者为他制作蛋糕,更多的人还是手捧着一册册的图书翘首期待。

签售会现场小书迷送上自己的书画作品

  冯骥才:天津生我养我的土地 作家最和百姓心贴心

  冯骥才是现场最“用功”的一个人,埋头签字,抬头合影。用他的话说“要尽心”。他与“津云”新闻记者及在场的读者忆往昔说:“我第一次签售是1980年,在百货大楼对面的新华书店。当时也是这样,读者把桌子都挤得快散了。于是我被安排到二楼去,读者叫号,每5个人一批按顺序上楼签名。这么多年来,读者依然如此热情,说明天津这块土地确实是生我养我的土地,没有读者和老百姓的厚爱也不会有作家。实际上,最和老百姓心连心的就应该是作家。我想,总需要把一个时代留在纸上,后代才知道我们生活过的样子。”

现场展出作品及冯骥才使用过的钢笔

  两个多小时的签售对体力精力消耗很大。冯骥才说:“这签字就像是马拉松长跑,有一段时间会出现假疲劳,一般是在一个半小时左右,感觉有些支持不住,顶过去再签字就不觉得累了。最多可以签到三个多小时,毕竟我现在七十多岁了。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坚持,就是要签到最后一位到现场的读者为止。因为读者早早就到了,等你等了很久,你来了也需要尽心。给来到现场的最后一位读者签完字,再与大家拱手道别。”说着冯骥才向读者们拱手相对。读者大呼感动。

书迷们提前在活动现场排队等候

  “才迷”:文学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为冯先生文学作品40年庆生

  冯骥才文学作品四十年(1977-2017)版本展的缘起是天津“才迷”们的一个小情怀。主办方水香洲书院的运营负责人翟智慧介绍,“本次展览是由“才迷”书友门策划和实施的。冯骥才先生令人敬佩,是天津人的骄傲,而1977年12月他的第一本作品《义和拳》发布,时至今日正好40年。书友们多数都是铁杆的“才迷”,大家聚在一起就萌生了这样一个创意,想为冯先生的文学艺术40年送上一个小礼物。本次展览展出了冯先生1977年至今的部分文学作品、手稿、剧本、期刊、杂志、签名照片、出版建议稿等近300余件。在全民阅读的当下,书香天津有了更多地诠释。在水上公园这样一个最贴近百姓、受百姓喜爱的地方举办展览和签售也是非常有意义的。”

“才迷”刘柏制作的蛋糕

  南开大学法学硕士刘柏为冯先生献上了书写着“大冯,我们爱您”的蛋糕。提起“大冯”的作品,刘柏有其见解。他说:“中小学的教材中就有冯先生的作品,他的作品妙趣横生,让人感觉你就在他的作品里。而后自己总结出三点精妙之处:深入的思考,丰富的生活,老辣而不露声色的表达。人情味的体现,使得作品保有旺盛的生命力。我们为冯先生做了一个蛋糕,一是仰慕冯先生文学艺术造诣,二是适逢其文学作品发表40周年。我们认为文学作品也是有血有肉、有生命的,送上蛋糕表示祝贺。”

读者在水香洲书院内参观展览

  “冯骥才文学作品四十年(1977-2017)版本展”由12月3日起,展至2018年1月6日。期间,读者可到天津水上公园水香洲书院免费参观。(“津云”新闻记者刘达)

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

推荐新闻

我来说两句

关于北方网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律师 | 设为首页 | 关于小狼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2-23602087 | 举报邮箱:jubao@staff.enorth.cn | 举报平台

Copyright (C) 2000-2024 Enorth.com.cn,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.,LTD.All rights reserved
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津B2-20000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020509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